菜市場
[ Traditional market ]
【菜市場01】 打開人與人的交流 鹽埕第一公有零售市場
一個與鄰近的駁二、堀江、大溝頂相較都更為安靜,攤商不多,大門開在歷史悠久但不是大馬路的瀨南街上的傳統市場,竟然成為 2022 年台灣設計展的展覽亮點與活動場域之一,今(2023)年還以「有趣的新舊融合」為題,登上日本 BRUTUS 雜誌。這是高雄的「鹽埕第一公有零售市場」(以下簡稱「鹽一市場」),建於 1949 年,見證二戰後的辛苦、繁榮與消費型態轉型,1975 年曾改建,2022 年修繕改造後重生,成了一處既有傳統攤商的溫暖專業,又有年輕人創意與潮流感的青銀共市文青朝聖地。
青銀共市 擾動沈寂市場
這樣的改變不是一夕之間。2017 年,以策展、設計推展鹽埕地方文化的在地團隊「叁捌地方生活」創辦人邱承漢,聽說小時候陪伴他長大的「鹽一市場」要被拆了,儘管當時市場的50 個攤位僅剩8 攤還在營運,他認為這個市場仍有其存在價值,還有各種可能性,便與「一起設計」的辜達齊共同進行多項田調、出版與活動,爬梳此地人與人的脈絡,甚至找上主管機關,希望它能被保留下來。
邱承漢甚至在鹽一市場中承租了一個攤位,由辜達齊設計攤位空間,掛牌「叁捌菜攤仔」進行二手物品交換,並以此為據點辦活動,直接進行擾動。2019 年起他們以地方創生申請中央補助,並與高雄市政府合作,展開「青銀共市」計畫,第一批招募了各有特色的 3 個攤位:坐在菜攤邊吃的預約制高級法式料理、使用進口食材的迷人磅蛋糕⋯⋯,半年內都成為排隊潮攤,讓鹽一市場開始被看見。
命運一「坍」.滾動連串合作
看來鹽一市場暫時不擔心被拆,然而市場卻自己把自己「拆」了一部分! 2021 年,鹽一市場的天花板因受潮,忽然坍塌了一大塊。這一坍,卻讓大家發現,原來天花板上方有著如此美麗卻從來都不知其存在的木構架屋頂,連高雄市長陳其邁也親自前往視察,認為有必要將其保留,隨即開啟了滾雪球般一連串的合作與擾動。
鹽一市場案先後參與的工作團隊相當多,先是高雄市政府請來專長木構造與文資保存的高雄大學建築系陳啟仁教授等專家勘查,陳教授再邀請辜達齊共同進行前期規劃;接著委由「浩建築師事務所」的林光浩建築師修復建築本體。
當工程進行一段時間,建築師正在煩惱恐無機會改善室內環境時,台灣設計研究院選定鹽一市場作為 2022 年台灣設計展公共空間改造的範例,此時辜達齊又被設研院邀請來負責整體空間規劃整合。加上燈光照明、品牌識別與指標設計,以及在此經營多年的「叁捌地方生活」、鹽一市場自治會、甚至每個攤商,彼此間相互來回討論修改⋯⋯;鹽一市場的改造,是一群不願意讓傳統市場消失的人共同的努力。
新舊融合.接續故事軌跡
鹽一市場是一個由三個屋坡構成的大空間,斜坡型態的屋頂屬「妻切」樣式,支撐建築的木構造則為「洋小屋」系統構法,是日本傳統用以覆蓋大型空間的構造體;天花板坍落的部分正位於中央區域的中軸廊道上方。天花板與木構造打開後,有意思的是,在木構件上看見了建造當時受日本教育的工匠,用《伊呂波歌》編碼法❶為木架編碼的筆跡;不過,也同時發現原有木材損壞的程度較預判更多,且許多已被白蟻啃蝕。
建築師林光浩說:
我只是鹽一市場的一個逗號,不能為它畫下句點。
─────────────
於是建築團隊面臨到「還要不要保留原有木構件」的問題。 眼前這些木頭可能坑坑巴巴,或有著斑駁油漆,但都是一代代人們在此營生的紀錄。當所有的木頭都被換新,即使依照舊有工法與結構完整複製,等於生活痕跡完全被抹去,「鹽一就被我們劃下句點,它就不再是那個承載著 70 多年歷史的鹽一市場,而是一個全新的菜市場。」林光浩說:「我只是鹽一市場的一個逗號,不能為它畫下句點。」
於是在結構技師進行仔細的計算並進行監測下,只要狀態安全無虞就保留續用,最終原始木構件的留存率達 50% 以上,新舊木材色澤相似但可區分差異,共同撐起市場空間,呼應了鹽一市場新舊攤商在同一個場域中不斷地融合對話的情境。
但菜市場要改善的不只有建物本身。「我永遠記得那個畫面 」林光浩回憶第一次造訪鹽一市場的深刻印象:才一踏進大門,明明是陽光灑落的大白天,市場內卻開著日光燈且仍舊十分昏暗,空氣觸感潮濕,撲鼻而來則是令人不舒服的氣味 ,一點都不相稱於這個市場傳遞的美味;還有纏繞交錯令人頭皮發麻的電表與電線,對於以美食文化自詡的臺灣而言,提供美食的市場環境不應該是這樣。
因此除了木結構與機電設備,林光浩也幫市場重新規劃了垃圾儲藏空間(原本垃圾堆在中央走道),並在排水道增設多段欄柵,讓攤商得以即時處理水溝中的殘渣,少了污水殘渣堆積,就沒有糟糕的氣味了。
半半施工 一個都不離開
然而林光浩認為,此案最精彩的,是施工期間原本的攤商阿姨們,一個都沒離開,且日日照常營業!儘管半年左右的工期不算太長,但林光浩認為,傳統攤商一旦搬離,很可能他們的客人就不會再來,或者他們也不回來了。為了不讓原有生活行為因施工而斷裂,此案採取「半半施工」,三階段進行:先將當時的 7 攤集中到後半,先修好屋頂漏水的前半區;然後前後交換;最後回到原位;但無論如何都沒有讓攤商走出鹽一市場的大屋頂,客人進來也都一目瞭然。
他也給營造廠出難題:施工期間的設施務必做到安全與衛生兩大目標,二者互不干擾,清楚區隔,防塵遮布也採用重疊式的搭接方式,確保粉塵不會飄散到生鮮食品上。林光浩笑說:「沒遇過要處理這麼多人的案子⋯⋯。」過程中很感謝攤商阿姨們的體諒,以及市府經發局長官與承辦的各種協調,還有「叁捌地方生活」在第一線與攤商的溝通⋯⋯,其間或有困難,但大家的目標都是一致的。
採光學問大.使用者更大
當鹽一市場的天花板被打開,意味著空間尺度有所改變,通風採光、環境氛圍就能因之改變,扭轉傳統菜市場污名的機會就出現了。推動公共空間改造與產業轉型的台灣設計研究院,在此時介入,讓鹽一市場在結構修復的同時,燈光、環境與識別指標設計都能有所升級,也為市場定位。
為了改善陰暗的狀況,林光浩建築師與辜達齊設計師決定在屋頂開天窗引進自然光。然而過程中發現,問題不在於建築技術,而是攤商表示陽光直射會影響生鮮肉品品質(也不希望引進有體感的風,原因相同),於是辜達齊進行了各種不同天窗位置與陽光照射角度的模擬,最後選定將天窗開在不販售生鮮食品的青年攤商上方,並且高度接近屋脊,集水面積小,也降低遇雨漏水的風險。
而從屋頂結構被抽換下來、無法續用的木材,則被瓦豆照明設計的江佶洋則與辜達齊改造為藝術感十足的燈具,打亮了屋樑。林光浩說,結構不能用的材料,就讓它成為次構件,無論如何就是捨不得這些老木頭被丟掉,讓歷史構件以另一種方式繼續存留在這個場域中,也呼應了昔日愛河儲木池語彙。他們也合作設計了不鏽鋼燈槽系統,使用具耐候性的不鏽鋼材料收納凌亂的電線,也有轉折 45 度的燈溝可打亮立面,功能上更安全,視覺上也更清爽。
整體空間設計在保留原有風味的原則下,除了木構件、路燈等老件的轉換運用,也依照舊的形制選擇材料:磨石子地磚、洗石子立面、馬賽克磚、白瓷磚、雨淋板⋯⋯,讓場域空間自己說故事;再結合 Path & Landforms 為鹽一市場打造識別標誌與指標引導系統,以低彩度的米色為整體基調。融入市場歷史與環境意象,木結構屋頂般的 LOGO 與清新的風格,為市場定調了傳統與現代兼容的調性。
停留交流 市場最美畫面
改造後的鹽一市場變成一個明亮通風的空間,讓人願意多花一點時間待在市場內。辜達齊說:「市場本來就是一個提供人與人交流的空間,這是它與超市最大的不同,也是最珍貴的價值核心;與賣東西的攤家建立關係,生命產生連結,生活就會變得更美好。」
「讓人停留」即為此案空間設計上的策略。為了增加人們願意停留在市場內的時間與空間,進而產生交流,鹽一市場將大門附近幾個無經營的攤位改造為其他市場沒有的「共域空間」,遊客買了食物可以在這裡享用,也能成為辦活動、演唱會、甚至教育、會議的場地。
目前鹽一市場共有二十幾個攤商,但並非都在同時段營運,早上是原有攤商經營他們固定的生意內容,到了傍晚,年輕的攤商與遊客才會出沒;因此訪客「體感上」同一個時間大約只會看到七、八攤在這市場中。雖然不用想像成熱鬧非凡,但許多有趣的改變正不斷有機發生。
看得見的是,年輕攤商為這裡引進了異國料理、私房粿食、酒類飲品、文創手作,甚至花藝與攝影等更多樣的內容;而原有攤商,也因應年輕遊客的消費習慣發展新產品,例如有 70 年歷史的「山壹旗魚食製所」,早市維持原有的魚漿製品販售,下午則由第三代開發了牛蒡黑輪炸物、旗魚燒賣等熟食,作為下午茶點心。
傳統市場最美的部分就是客人與攤商間的互動,邱承漢就說,跟著太太逛菜攤的時候,常常從太太跟老闆的對話發現,原來每個攤商都是一個料理超級顧問。鹽一裡賣豬肉的洪阿姨,就一定會先問客人要煮什麼,再推薦最適合的部位的肉;甚至還能聽到每個攤商背後精彩的家族或人生故事。另一個好處是分量有彈性,可以只買一兩個人的用量,香菇只買一朵也行。
依照鹽一的發展方式,「傳統市場」過一段時間也許也不再「傳統」,正如林光浩建築師在工區轉移時看到的感動畫面:改造後的市場空間有如時尚伸展台,每位攤商與進到這裡的客人都是閃亮名模,有型有款、有年經有銀髮;未來希望在路上繼續共好,走出屬於鹽埕第一公有零售市場自己的一條路。
────────────INFO 鹽埕第一公有零售市場業主:高雄市政府
主辦單位: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設計指導:台灣設計研究院
空間設計:浩建築師事務所、一起設計 Atelier Let’s
照明設計:瓦豆 WEDO Lighting
識別設計:Path & Landforms
施工單位:勝鴻營建股份有限公司、加加福整合行銷有限公司
特別感謝:鹽埕第一公有零售市場自治會暨攤商、叁捌地方生活、國立高雄大學建築系陳啟仁教授
────────────
|本文轉載自《實構築》季刊 vol.17〈綠場所〉|
〈綠場所〉企劃:Green Media 綠媒體
實構築季刊期許自己是一本如鏡子般的光滑潔淨、足以將真實如實地反映出來的刊物。由此理念出發,《實構築》創發出自己獨特的編輯風格,以具有穿透力的方式報導和評論作品,以及論述建築。它是季刊,每三個月發行一期,內容中英文並置,且紙本與網路實虛形式並行,讀者可以實體整期閱讀,也可以透過網路介面動態地收看到最新報導,同時也讓國外讀者可以輕易地接觸到。
官方網站:https://archi-tec.com.tw/
Facebook:實構築季刊
[專題]
菜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