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旅行

[ Travel ]

旅行
首頁綠色學苑旅行【藝術創生・花蓮豐濱】2023森川里海藝術創生旅行:itini kami我們在這裡

【藝術創生・花蓮豐濱】2023森川里海藝術創生旅行:itini kami我們在這裡

2023.10.24
圖片 - 節點共創
文字 - 艾未來
文字 - 艾未來
圖片 - 節點共創

沿著東海岸太平洋,看著稻浪與海浪共舞,這裡是許多旅人會停下來拍照打卡的景點。其實這片風景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範,經過多年的復育,水梯田重現生機,恢復當地生態,也為地方發展帶來新機會。現在,我們開始了這趟「森川里海藝術創生旅行」,如同旅行的名字「itini kami我們在這裡」,走進部落,體驗當地文化,看著他們如何將傳統山林智慧應用於地方產業,實踐里山和里海的生活方式。

構建「森、川、里、海」的社區共議平台

歸因於林務局有感水稻田的消失影響到當地的生態與文化,便從2010年開始以水梯田復耕計畫為開端,進行為期數年環境生態與濕地的藝術相關活動;一直到林務局2016年加入里山倡議(Satoyama Initiative,2010),以「森—川—里—海」為名在地方搭建了一個大平台,與社區共議居住、環境管理與利用等議題,森川里海的精神便就此應運而生。

「森、川、里(聚落)、海」的連結,前三個字意指當地生態環境,而「里」是家的概念,指著一群人生活在這塊地方,期待以部落的居民以「公共參與」的方式自主守護山林。

森川里海藝術計畫自2018年開始到現在,已經進行兩屆的森川里海溼地藝術季(2018及2021)、與森川里海藝術創生計劃(2019~2021)。藝術創生計畫承接藝術季的基礎,轉變為更具永續性的生活方式,融入當地部落,並且將豐富的地景、地方生活美學與傳統文化,轉化成具商業模式的地方創生產業。

計畫以磯崎(Kaluluan)、新社(pate Rungan)、復興(dipit)、貓公(Fakong)、港口(Makotaay)、靜浦( Cawi')等六個部落社群,和他們傳統的生活環境場域為範圍,進行訪談與盤點,來整理出部落生活史與傳統的文化思維,策展團隊再以此思考規劃,適合於地方藝術與文化發展脈絡與樣貌,長出的藝術和社區新關係。

在森川里海藝術相關計劃中,策展團隊格外看重「這件事情與地方的關係」,讓藝術季不僅是短期的祭典式盛會,更成為生活的一部份。也一改關在自己工作室的藝術家駐村方式,讓藝術家也參與文化訪談、傳統故事繪本製作、藝術家火堆論壇、文化技藝與記憶的紀錄片拍攝等子計畫,從相互交流與學習到協作,實踐傳統米耙流(Mipaliw)的共同協作精神。
 

走訪從藝術季到藝術創生計畫的成果

今年「2023 森川里海藝術創生計畫—里山生活環境營造」,就將創生計畫所累積的文化盤點、材料實驗資料與表演藝術創能的社群能量,持續向內深化,結合外部不同領域的產業資源,以林為本,以東海岸部落文化材料為主軸,擴大部落居民的參與和一般民眾的互動。除了料庫整建、出版計畫,還規劃符合部落發展需求的表演課程與成果展演。

今年的「臍帶之地—與山生活」展覽,呈現森川里海藝術創生的成果,除了於文博會時在華山與松菸兩地展出,也回到豐濱鄉跟在地居民互動。

第一站  ▎面海的Dipit植物染線 x 復興部落
復興部落是台灣首個「無菸部落」,在耆老王明源的努力推動下,設立了無菸公約。「菸酒檳榔幾乎是原住民族日常所需,禁菸怎麼推動復興?族人和訪客不是更不想來了嗎?」花蓮縣阿美族社區營造協會總幹事張慧芬說,一開始推動有很多質疑的聲浪,但是感傷於年輕人是「躺著回來的」,部落就達成了共識,後來更是連酒和檳榔都消失了。

左上/張慧芬介紹Dipit的無菸由來與協會發展。左下/跟著秀美走一趟生態導覽。右上/精煉後的線紗,右下/漸層藍染線的成品。

雖是部落媳婦,但全家移居到市區,一年只有掃墓會回來,張慧芬卻因為一次契機,愛上了這群老人家,開始組織協會,找回Dipit真正的價值與資源。她帶著部落老人一路從育苗到採收、發酵、打藍、製泥…,到最後藍染,全都部落自己來。今年也特別提出學習刺繡的想法,以環境中的薯榔、福木、胭脂樹等植物,染出不同顏色與色階。

一般人認為阿美族能歌善舞,來部落就想看他們表演,但張慧芬希望訪客能認識生態和部落生活,整個復興部落最大的資產就是生態,所以在祝福禱告後,就跟著秀美來趟生態導覽,品嚐風味午餐後,就一起動手染線,認識基礎植物染,勞作後獲得美麗的漸層藍染線。


第二站  ▎自然纖維編織 x 貓公部落
貓公部落(Fakong)位於聖山腳下, Fakong的原意是「文殊蘭」,相傳只要有一點莖就能生長,是一種充滿生命力的植物,部落的祖先來到這地,發現四處都長滿它,就以此為命名。除了傳統家屋、豐年祭等引以為傲的傳統文化外,近年更發展出藤編、輪傘草、釀酒、苧麻、彈弓等多元而豐富的工坊。

左上/認識貓公部落,尋找文殊蘭。右上/工藝一條街上有豐富的工坊,其一為當地最重要作物苧麻的工坊,牆面有苧麻編織程序介紹。左下/動手體驗用苧麻線編織成飾品。右下/老師示範將異材質材料編織在一起。

苧麻是部落製線的重要植物,其纖維在經過處理工序後相當耐用,除了拿來製作漁具,過往部落的男人都會有一件由家中女性縫製的苧麻衣,在工作、祭典中穿著,聽說苧麻衣穿二十多年也不會壞。苧麻編織有好幾道程序,採集、浸泡、去皮取絲、紡紗、煮線、整經,這才完成織布的前置作業。

成果小旅行第二站來到苧麻工坊,體驗用苧麻線編織飾品,將當地的漂流木、石頭、曬乾的果子與海椰子等異材質,編輯成一串獨一無二的作品,將「森、川、里、海」打包帶回家。


第三站  ▎夜間特別場「吹著海風的稻米 」火堆論壇 ft.港口部落海農王、海農婦
為了讓大家更深認識部落議題,特別邀請在地深耕二十多年的藝術家暨Cepo' 者播藝術中心負責人王力之,和既是傳教士又是農夫的吳明和,與神隊友部落媳婦黃立文,和大家分享「海稻田」的故事,以及「海農王」和「海農婦」,如何將里山里海的倡議落地實踐。

 ➊藝術家王力之:文化傳承僅靠讀文獻是不夠的!
如何將港口部落打造成里山里海的示範?王力之強調,倡議的落實,需要三生,「生態:部落是我們的家,生活:讓生命在部落留下,生產:一起創造豐足。」惟有透過靠真正與自然發生關係的人,就是生活在這裡的人,這些寶貴的文化才得以在生活中傳承。她也談到文化傳承需要跟時間賽跑,因為老人家的記憶、知識、故事,會隨著時間凋零,而孩子們也正在不斷地長大。所以,她和團隊帶著學生做田野調查,教他們拍攝紀錄片,讓文化傳承得以繼續,並創造跟老人相處的機會。

➋海農王吳明和:哥收的不是稻米,是保護費!
本是傳教師的吳明和,因為想要將石梯田打造成部落景點而開始種田,原來種田是為了保護生態,土地如果乾了,生態就會枯竭,有千百萬的植物、動物就跟著消失。然而,一開始許多人懷疑他的動機,誤以為他想取得土地權以牟取私利。這個過程充滿挑戰,他也曾經非常失落,但依靠禱告堅持下來,並為海稻田戒菸戒酒戒檳榔,在他的堅持下,現在有新的海農王和海農婦參與,讓石梯坪成為一塊美麗而潔淨的土地,有山川、有水域和農田。

➌海農婦黃立文:跟土地連在一起才是實在的!
看到吳大哥一個人種田,就說服丈夫一起挽起袖子務農,自己則在網路上賣米,部落媳婦黃立文Eva分享她加入計畫的初衷,「想跟我丈夫和孩子在部落,快樂的活下去,不會被人以為是偏鄉,就生活很匱乏。」她看見部落的富足和都市的富足不同,「在部落裡,好野人是生活無虞,一旦家裡冰箱空了,就上山種田下海捕魚。」活下去的方式有很多,然而跟這塊土地有深刻的連結,對她來說才是實在的。

火堆論壇邀請到王力之(左上)、吳明和(左下)、黃立文(右上中間)三位「海農王」和「海農婦」分享海稻米故事等部落議題。
 

第四站  ▎秀姑巒溪的河運
講到秀姑巒溪,你可能馬上想到泛舟,不過森川里海計畫可不是要帶你溯溪或泛舟,而是認識阿美族人的河運,阿美族老人家說,「以前蓋家屋的材料,會從河的上游溜溜溜溜下來,兩旁的人可要抓緊。」
在教練保羅的帶領下,聽著部落長輩們傳講的運藤故事,扛著前一天上山砍下的黃藤,還有按照老人家敘述所製作的「toloay」運藤竹排,下水啦!泡進沁涼的溪水,趴在竹筏上踢水,航於山海交際之處,穿越時空體驗古時的運送方式。

左上/教練保羅示範砍藤。左下/協力把黃藤傳下去。右上/趴在竹排上體驗阿美族古時的河運。右下/扛著竹排預備下水。

秀姑巒溪處處都是急流、巨石密佈,非常考驗膽量,但在從溪谷裡仰望兩邊聳立的海岸山脈,絕對是一個特別難忘的經驗。如果下次有機會可別錯過,一起跟著竹排溜一段。
 

第五站  ▎噶瑪蘭童謠 x 新社部落
新社部落(Paterungan),是目前保存最多噶瑪蘭語言及文化的部落,部落族人非常注重孩童的母語教育。而新社國小雖然學生人數少,卻是海洋重點學校,並極力發展噶瑪蘭族文化與藝術的傳承。近年在各資源的協助下,也由部落青年進行珊瑚礁監測,推動山林與農田耕種和海洋的里山里海環境保護。

新社國小師生分享葛瑪蘭童謠創作的過程,並以說故事、舞蹈、唱歌謠等豐富方式發表成果。

為了找回葛瑪蘭的老歌謠,新社國小的文化老師林玉妃,花了七年的時間到處訪問耆老,紀錄古調。但耆老告訴她有些歌只能在祭典時唱,於是她和夥伴吳麗雲和林恆安兩位老師,決定以古調為基礎,帶著學生創作新的童謠,並透過歌謠創作教導他們有關飛魚、海龜等當地生態和族人價值觀,把文化傳承给下一代。

在金曲獎製作人和編曲家黃培育的協助下,已製作四張童謠專輯。回想專輯製作的過程,「到處都是我們的錄音室」,克難的在教室、甚至屋頂上唱歌,就是希望「先錄再說」,就為了儘早保存葛瑪蘭長輩的聲音和智慧。首張專輯還融入了小朋友的聲音,實現了不同年齡層的共同參與。

閉上眼睛凝聽著《Melina搖籃》等童謠,從師生的吟唱中傳遞出,生活在這片土地的濃厚情感,成果小旅行就在此畫上暫時的句點。
 

創生旅行的啟示:我們在這裡,倡議里山里海

一起享用當地Ina特製的野菜風味餐,體會部落的日常。

當地居民熱愛這裡的每一座森林、每一條溪川、每一畝稻田,山和海承載著他們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他們深知,只有尊重這片土地與生態,它才會回報他們,提供水、食物、和一個永續的未來。正是藝術創生的使命,協助當地居民保護深受珍視的傳統文化,並尋找方法將這些寶貴價值轉化成地方經濟的支柱;同時期望更多人參與創生旅行,體驗另類的「我們在這裡」,與這片土地建立嶄新的聯繫,回應里山里海的永續呼喚。

────────────────────────────────────────────────
圖片名稱

 

【info】「臍帶之地—與山生活」展覽
 

展覽時間|10月19日(四)至10月29日(日) 10:00-16:00
展覽地點|花蓮縣豐濱鄉公有市場(豐濱國小正對面)
官方網站|https://artplacemaking.com/

 

 


 

 

 

  • 分享
  • Facebook分享
  • LINE分享
  • Twitter分享